随着航空院校的普及化,学习空中乘务专业的大学生和大中专生越来越多,据航空运输协会预测,我们国家将会成为民航业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国家,未来20年间,我们国家将需要2400架新飞机,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民航业的空前发展,为行业人才带来了多种多样的职业机遇。
随着我国放宽市场准入范围,允许民营资本投资经营航空公司,民营航空公司发展速度也一日千里。航空公司运量的增长、机场吞吐量的扩容、民营航空公司的步入,都带来了对人才的需求。
那么我们国家民航需要多少民航人才?据计算,航空公司每年递增客机30多架,一般一架150座上下的客机,从空乘人员到地面配套管理、服务人员起码需150人;300座以上的超大型飞机,需要的员工越来越多,“空姐”就需72名,而你知道全国目前有多少登记在案的空乘人员吗?在日前发布的2019年《中国民航乘务员发展统计报告》中。报告根据民航飞行标准监督管理系统乘务员体检系统记录,统计了目前正在运营的航空公司中持有体检合格证的乘务员情况。
截止2019年底,共有108955名乘务员任职于我国各航空公司,比2018年底总数增加5257人。其中,运输航空公司的乘务员总数为108683人,有272名乘务员就职于非运输航空公司,主要是通用航空公司。
这份报告指出,南航、东航、国航三大航空均拥有超过15000人的空乘队伍,稳筑空乘规模第一梯队,三大航空乘总数占据行业总数的46.93%。其中,南航乘务员人数为19463名,位居第一,东航和国航分别以16307名和15240名列第二与第三位。
从国籍看,目前,中国籍乘务员占我国运输航空公司乘务员总数的99.16%,其中,0.37%为港澳台同胞。截止2019年底,外籍乘务员数量占据前三位仍然是韩国、日本和泰国,分别占外籍乘务员总数的46.08%、15.80%和7.52%。
从年龄结构看,乘务员的年龄分布呈现明显的正偏态分布,女性乘务员的从业年龄高峰为24岁,男性乘务员的从业年龄高峰为25岁。
从性别看,我国运输航空公司乘务员的男女比例为1:3。
从民族分别看,中国大陆籍乘务员中汉族人占95.23%,占比与2018年底相比下降0.12个百分点,换言之,少数名族乘务员比例略有上升。少数民族中依旧是满族、回族、蒙古族人数占据三甲,比重分别为1.35%、1.25%和0.51%。
中国籍乘务员以山东省、四川省、辽宁省、江苏省和黑龙江省人数占据前五位,分别占乘务员总人数的10.86%、9.02%、7.40%、6.19%和5.81%。
这些详尽的数字,其实从侧面传递出一个信息,就是目前民航空乘人才的需求远远不到所需要求。根据航空公司的正常人员更新,每年将近需要50万的空乘专业人员,目前仅仅达到所需求量的20%。
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航空人才都处于短缺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院校愿意与企业联合开设民航空乘服务专业。